“To B服务并不是微信过去的强项,但是做产品,微信还是有积淀的。”微信团队坦承,在线下构造快速打磨产品体验的能力,“如果做得很烂搞半年,再打磨一下,一年就过去了,这样就耗时间了。”在产品研发上,微信一直在思考怎么提高效率、加速进化,其他产品可能一个月做一个版本,而微信一个月能做五个版本。
从过去一年的实践来看,微信支付在小程序、公众号结合的方式(例如扫码购)上,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。另外小程序的数据显示,另一个异军突起的细分行业是社区拼团:把一个区域内的小区超市集合起来,在各种微信群里面拼团,小程序留存率非常高。
这是一类把微信、微信支付、小程序等能力组合起来用到极致的案例。社区拼团的成功说明,在社交层面上,只要商户合理利用工具,微信仍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价值。
1月10日,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文渊在新年媒体会上透露,2018年沃尔玛在所有门店开通了扫码购业务,这让沃尔玛小程序用户数量在2018年年底突破了2000万,在全国零售商超行业类目中排名第一。
在线下战场,微信提供的不是平台,而是工具。微信支付团队强调,微信不提供一个中心化平台,不会让线下的商户去跟随微信的规则、适配微信的平台。对于商户来说中心还是自己,用户打开的并不是微信小程序,而是“天虹小程序”、“家乐福小程序”等,不会受制于微信。
“小黑屋”计划
微信支付上线五年,合作伙伴已覆盖了49个国家,34个省市,100多个行业。而随着小程序、公众号、企业微信等产品逐渐成熟,一个全新的微信生态将从社交延伸出更丰富的能力。移动支付,仅仅只是开始。
2018年4月,马化腾曾在公开演讲中用“一三五七”四个数字概括腾讯的全新定位。其中,“七种工具”包括公众号、小程序、移动支付、社交广告、大智云(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)和安全能力,他们扮演着“连接器、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”的角色。
耿志军用“当好助手”来形容微信对于B端的总体定位。在支付基础设施之外,腾讯基于微信支付,也正逐渐加强商家营销(小程序、社交广告)、会员管理(卡包)、门店人员管理(企业微信)等相关能力,以形成一整套To B的解决方案。
微信方面认为,IoT带来的消费升级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之一。从药店、景区到停车场,腾讯也在将门槛很高的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等技术赋能给服务商,再由服务商实现与现实场景的结合。其中也涉及到腾讯技术层面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,以降低服务商门槛,提高效率。
“内部合作相对来说是比较顺畅的,最终还是取决于这种方案是不是真的对行业有价值。”微信团队说。
2019微信公开课上,微信支付团队详解“行业消费链”
在2019微信公开课现场,微信支付提出了“小黑屋”计划,包括两大核心的板块:一是案例解构,在行业小黑屋的案例板块,除了视频、文字,还会把案例按照消费链去做一个重新的解构。
另一个维度是行业共创。微信支付希望聚焦更多行业合作伙伴,一起来打磨微信支付工具能力,实现一个共创共赢的局面。
产业互联网时代,所有巨头都在乐此不疲地建生态。微信支付团队介绍,微信最初只给合作伙伴提供API,后来发现光API不够,还要提供SDK。
在助力合作伙伴方面,微信目前提供一些提升运营安全的产品,帮助服务商系统地做扫描,发现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,并给予修复指引;同时,微信还帮助服务商做了系统运维监控方面的工具。
“在资源支持方面,2019年会是重磅的一年,特别是流量支持这一块。”微信支付服务商高级运营经理敖健婷表示,微信支付将在2019年将进一步推进产品能力,除了以往在产品能力、数据开放、流量运营、成长培训等一系列全维度扶持外,将进一步帮助服务商加强连接能力、提升效率,以及更全面的流量资源激励。